2018年紙箱行業在溫和的價格穩定中開局,一切看似平淡無奇,面對嚴格的廢紙進口政策和環保政策,以及大紙廠的產能增加與小紙廠的產能退出,2018成品紙箱或高價企穩,隱隱有人幕后推動,接下來如何布局企業的發展?
紙價真正意義上的平穩很難實現
價格的不變。這個價格的不變,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沒有價格的漲跌,而是說2018年的價格繼續不變的是“漲或者跌”,也就是今年和去年一樣紙箱的價格只有兩個價格“漲價”和“跌價”,真正意義上的平穩價格很難實現。
近乎嚴苛的廢紙進口政策目的就是盡量不進口,盡管已經給了很多的進口配額,但是滿足條件的進口是很難的,也許這個政策會給國內廢紙行業的發展帶來良好的契機,但是由于廢紙的行情受造紙廠的影響較大,那就還需要廢紙和紙廠有很好的默契。
同時在加大廢紙進口的難度的情況下,國家并沒有對原紙的進口政策有大的變動,所以在原紙和廢紙兩個一松一緊的不同的政策作用下,會因為進口原紙與國內國內原紙的價格差來平衡進口廢紙減少導致國內原紙供應緊張造成的漲價,產生互相制衡來總體穩定價格體系。
由于環保政策以及大的紙廠產能增加和小的紙廠的產能的退出,總體也不會出現供應端的失衡。2018年的總體趨勢就是在大的格局穩定前提下,繼續市場中的漲漲跌跌,隨著市場動蕩、調整的持續進行以及市場參與者對漲跌的漸漸適應人為的炒作空間會被進一步壓縮。
成品紙箱價格的高位企穩
從2017年開始紙箱行業出現一個上下游都不想跌價的局面。造紙廠因為持續價格的高企,利潤實現近乎10倍數增長,自然不會希望紙價下跌。紙板廠在這個環節也是加碼加價,獲得不錯的利潤。
早期價格被一直壓榨的三級廠也不希望紙價真的下跌,這個可以從2017年三級廠的利潤率上看出,現在三級廠基本穩定在25-40%的毛利潤加工費,凈利潤也是穩定增長。
基于誰都不想跌價的情況下,2018年的紙箱行情基本會處于高位難跌的狀況。
行業上中下游的關系持續模糊
隨著行業持續深化發展,上中下游的關系越來越模糊。造紙廠以玖龍、山鷹為代表越發明顯的向紙板、紙箱持續滲透,形成一體化的紙箱供應體系發展,這個發展的趨勢會在市場中逐步擺脫簡單的造紙賺錢擴產能的單一模式,立體綜合的供應體系會形成紙箱市場的穩定發展的基本盤,更加掌握整個市場的供應模式、價格體系。
作為中游的紙板廠一個明顯動向就是擺脫依賴單一加工紙板的模式,畢竟紙價上漲時要面對上游壓力、下跌時要面對下游的壓力,所以2017年開始以東莞、深圳、惠州為代表的珠三角的包裝市場中70%的紙板廠再加大對紙箱加工設備的采購,開始深入紙箱加工環節,逐步擺脫對下游的依賴。
作為紙箱制造的生力軍的三級廠意識到單兵作戰在這個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倍感壓力,逐步自我完成整合成2.5工廠,同時也會積極主動與上游紙板廠進行聯合整合,充分發揮紙板的供應優勢以及三級廠的訂單優勢從而率先實現2、3級廠之間的界限模糊。